用溫水沖洗液氬杜瓦瓶外壁的操作需遵循 “溫和、可控、安全” 原則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損壞或安全風險。以下是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:
-
環境與工具準備
-
確保操作區域通風良好(氬氣為惰性氣體,過量積聚可能導致缺氧),遠離火源、熱源及密閉空間。
-
準備工具:溫度可控的溫水(20-30℃,用溫度計實測,禁止超過 35℃)、軟質尼龍毛刷(或海綿)、專用接水桶(收集融化的冰水,避免地面結冰打滑)、干燥抹布。
-
個人防護:佩戴低溫防護手套(耐 - 200℃以上低溫,如氯丁橡膠材質)、護目鏡(防止冰水飛濺)、防滑鞋(避免地面濕滑摔倒)。
-
設備狀態檢查
-
確認杜瓦瓶閥門處于關閉狀態,壓力表顯示壓力正常(通常 0.2-0.8MPa),無明顯泄漏聲(如 “嘶嘶” 聲)。
-
觀察結冰部位:重點標記冰層厚度(超過 5mm 需緩慢處理)、是否伴隨局部異常結霜(可能暗示泄漏點)。
-
控制水流與溫度
-
用軟管連接常溫水龍頭,先放掉管道內的冷水,待水溫穩定在 20-30℃后(用溫度計在出水口測量),調節水流為細流狀態(流量約 5-10L/min),避免高壓水流直接沖擊。
-
分層緩慢沖洗
-
從冰層薄處開始,用溫水輕柔沖洗,水流沿瓶壁自上而下流動(避免垂直沖擊閥門、接口、真空塞等關鍵部位)。
-
若冰層較厚(超過 10mm),需分階段處理:先沖洗外層薄冰,待融化 1/3 后暫停 10-15 分鐘,讓瓶體溫度緩慢回升,再繼續沖洗,防止溫差過大導致應力損傷。
-
對頑固冰層(如局部凍結較硬),可用軟毛刷蘸溫水輕輕擦拭,禁止用硬物(如金屬刷、鏟子)刮冰,以免劃傷瓶體外壁或破壞防腐涂層。
-
避開關鍵部件
-
閥門、壓力表、液位計、真空排氣口等精密部件禁止直接沖洗:可用濕潤的海綿輕輕擦拭其表面冰層,并用干燥抹布及時吸干水分(防止水分滲入密封縫隙,低溫下凍結導致部件卡澀)。
-
瓶口密封蓋周圍:僅用干燥抹布輕擦,避免水分進入內膽(影響真空絕熱性能)。
-
觀察與暫停
-
沖洗過程中持續觀察:若發現局部冰層融化后露出金屬表面有白霜快速復現,可能是泄漏點(低溫氬氣持續外泄),需立即停止沖洗,標記位置并后續檢修。
-
每沖洗 5 分鐘暫停 1 次,用手(戴防護手套)輕觸瓶壁,感受溫度變化:若局部仍冰冷刺骨(遠低于環境溫度),說明內部冷量外泄明顯,需放慢沖洗速度。
-
干燥與檢查
-
冰層完全融化后,用干燥抹布徹底擦干瓶體外壁(尤其是閥門、接口等部位),確保無殘留水分(防止再次結冰)。
-
檢查瓶體表面:是否有劃痕、凹陷(可能因之前結冰膨脹導致),接口處是否有水滴凍結(暗示密封不良)。
-
排查結冰原因
-
若頻繁結冰(每周超過 2 次),需進一步檢查:
-
用肥皂水涂抹閥門、接口處,觀察是否冒泡(判斷是否泄漏);
-
聯系廠家檢測真空度(真空失效會導致冷量大量外泄,表現為整體均勻結冰)。
-
環境清理
-
用接水桶收集的冰水需及時傾倒至排水口,并用干抹布擦干地面,防止結冰打滑。
-
絕對禁止:用熱水(>35℃)、蒸汽或明火加熱,禁止直接潑灑溫水(易導致局部驟熱),禁止多人同時從不同方向沖洗(難以控制溫差)。
-
應急情況:若沖洗時發現瓶體異常變形、泄漏加劇(壓力驟降、出現明顯白霧),立即停止操作,撤離至通風處,撥打設備廠家緊急電話,等待專業人員處理,期間禁止任何人靠近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在保護杜瓦瓶結構安全的前提下,有效清除外壁冰層,同時為后續排查結冰根源(如真空失效、泄漏)提供條件。日常需注意:杜瓦瓶應放置在干燥、通風環境,定期(每月)檢查外壁結霜情況,發現異常及時處理,避免冰層過厚影響設備壽命。